Phalanx Biotech Group

A reliable choice

Latest news

2021-08-05

全球新冠重症者血栓比例高!台灣研究超過4成受試者有FGA凝血基因缺陷為警訊

以前大眾對於「血栓」沒什麼概念,但在疫情之後變成敏感關鍵字,除了擔心打AZ疫苗產生血栓副作用外,《新英格蘭期刊》2021年3月即發表統計結果,顯示感染 COVID-19, 有3成的重症患者會出現血栓問題。全球知名Lancet的子刊《EClinicalMedicine》也顯示,新冠染疫合併血栓問題的患者死亡風險也高出一倍,提醒了大家需對是否有血栓體質更加警覺。 除了疫情下備受關注,在日常生活中若在靜脈或動脈出現血栓,嚴重時都有致命的威脅。但其實血栓可以預防,尤其將近過半的靜脈血栓都跟遺傳性相關,也顯現有些民眾可能都是潛藏的血栓高風險者,專家呼籲可透過基因檢測及早發現是否為血栓易形成體質,更加強化自我防護。 全球統計結果出爐,新冠染疫合併血栓死亡率多一倍 世界衛生組織曾統計,全球每16秒有1人罹患血栓疾病、每37秒有1人因血栓死亡,對於現代人而言血栓問題刻不容緩,特別疫情之下更是被重視,根據《EClinicalMedicine》於2020年11月的研究發表顯示,當感染新冠肺炎後,有血栓問題的患者死亡率會比沒有血栓的人高出一倍。 尤其現代人越來越多久坐的生活型態,加上肥胖、抽菸、飲酒等,都可能造成血栓風險,當長時間坐著下半身不活動,有時會在大腿內側靜脈中形成血塊,造成「深層靜脈血栓」在臨床上是很常見,不管是臥床的年長者、有心血管病史、惡性腫瘤病史、孕婦都有可能發生。 誰是血栓高風險族群?台灣受測者研究:超過4成攜帶FGA凝血基因缺陷 只是臨床醫師更擔憂,若血栓脫落後可能沿著靜脈回流到肺動脈,有可能併發形成高致死率的「肺栓塞」,急性發作的時通常無法預期、死亡風險極高,因此提早了解自己是不是容易產生血栓的體質,才能夠及早發現問題、對身體健康超前部署。 由於深層靜脈血栓發生容易有「家族傾向」,若遺傳自父母凝血相關基因缺陷或變異,終身帶有深層靜脈血栓風險。 台灣在2006年曾發表國際研究,發現 538 位台灣受測者中,有FGA凝血基因缺陷的攜帶率達46.5%,表示出現血栓風險相對高。 從基因中就能評估出現血栓的風險有多高!12大族群更應警覺 民眾該怎麼知道自己是否就是危險族群裡面的其中一個?其實透過簡單的口腔黏膜唾液採檢的方式,就能知道有無凝血基因的異常,自行採集完檢體後,專家會從從檢體中提取遺傳物質DNA進行分析,大約十天後就能拿到報告。 拿到報告後更能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得知血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機率有多高,作為疾病預防建議中重要的參考依據。此外,也可跟遺傳諮詢專家、醫師進行諮商使用,一輩子只需要做一次就能及早掌握先天身體狀態,華聯生技遺傳學研究人員也建議以下族群更應該進行凝血相關基因檢測: 靜脈曲張病史 自體免疫疾病病史 靜脈血栓/肺栓塞病史 嚴重外傷&大型手術 懷孕期間與哺乳期 口服含雌激素藥物 高齡 肥胖狀態 糖尿病史 吸菸習慣...
2021-08-03

華聯生技和國立中央大學、聯新國際醫院三方締約 搭起產研醫合作橋梁

華聯生技和中央大學、聯新國際醫院三方締約 搭起研醫產合作橋梁 國立中央大學、聯新國際醫院和華聯生物科技於3月9日共同簽訂合作協議書,串連研醫產三方,共同開創跨界生醫研發新局。在合作多年的經驗上凝聚臨床專業、實務技術及研究能量,將以研醫產跨領域合作的形式,開啟效益與價值兼具的生醫產能里程碑。 華聯生技楊桂華董事長(左)、中央大學周璟揚校長(中)和聯新國際醫院張煥禎總院長(右)三方共同締約。 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表示,中大生醫理工學院在2014年成立,為校內最年輕、有活力的新學院,整合中大現有生醫研發產能,並為校方奠定智慧健康檢測的重要基礎。目前中央大學戮力推動與打造的八德新校區,亦將以預防與精準醫學為核心,預計發展與建立「智慧健康創新園區」。 中央大學與聯新國際醫院已緊密合作多年。中央大學生醫領域在微型醫療檢測器材開發、糖尿病、腎臟病、人體生物相及癌症微環境研究,已具領先國際之姿;聯新國際醫院為國內最大型的私立教學醫院。為配合國家篩檢政策,聯新國際醫院積極參與衛生局實施之「成人預防保健社區巡迴服務」,以醫院為主軸,於桃園市平鎮區與周圍區域發展「社區到點複合式篩檢服務」,並結合社區公衛群、醫療群及社區健康營造系統,建立完整之預防醫學服務。 國立中央大學、聯新國際醫院和華聯生物科技三方與會貴賓合影,開創研醫產跨領域合作新局。 華聯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為經濟部與工業技術研究院推動生技產業之策略性衍生公司,專注於基因檢測平台的開發,具備基因微陣列晶片、次世代定序、大數據分析等基因檢測分析技術,是亞洲唯一一家高密度基因晶片的研發原廠。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具備「高通量實驗分析核心設施」,包含:生物資訊核心實驗室、蛋白質微陣列晶片核心實驗室、基因定量分析核心實驗室、基因微陣列核心實驗室,聯合為校內師生及校際合作夥伴提供高通量基因檢測及大數據分析服務,並在2016年與華聯生技簽訂合作意向書,共同培育產學菁英博士,雙方合作關係密切長遠。 生醫領域的研發已是世界各國的重點發展項目,其中精準醫療為全球努力推動和追求的目標。在中央大學的引領下,聯新國際醫院與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產業和醫療體系的跨界合作書簽訂,將在三方以各有專業的聯合運作發展下,為國內生醫產業和精準醫療之發展,進一步開創出「精準健康」的優勢特色,點亮台灣在國際生醫領域的國際指標性。 新聞來源 台灣好新聞 中央大學、聯新國際醫院和華聯生技三方締約 搭起研醫產合作橋梁 https://reurl.cc/ra3O3N 工商時報 國立中央大學、聯新國際醫院、華聯生技攜手開創精準健康https://ctee.com.tw/industrynews/cooperation/426988.html 桃園電子報 中央大學串聯研醫產三方簽訂MOU 開啟生醫產能里程碑 https://tyenews.com/2021/03/113948/ 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聯新國際醫院和華聯生技三方締約 搭起研醫產合作橋梁 https://www.ncu.edu.tw/campus/article/2550
2021-08-03

產前檢查怎麼選?一次瞭解羊水晶片、核型分析的差異

現代人越來越晚婚,生育年齡越來越大,產前檢查成了準媽媽們必需了解的課題,像是35歲以上的孕婦會被要求進行羊膜穿刺,透過核型分析了解胎兒的染色體,但其實檢查的同時,可以進一步利用羊水晶片檢測,不僅檢出率更高超過五百種遺傳疾病,也能揪出智能障礙、發展遲緩等病因,是專家眼中CP值最高的產前檢查方式。 4%新生兒有先天性缺陷!產前檢查怎麼選擇 當父母最大心願就是孩子平安、健康長大,但不可否認有時寶寶可能會發生自發突變、遺傳異常基因等狀況,根據統計約有4%的新生兒可能有先天性缺陷,為了避免孩子生下來發現有問題,「產前檢查」顯得相對重要。 台北市 聯合醫院 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任 蕭慶華醫師說:「一般羊膜穿刺是做核型分析,透過肉眼用顯微鏡下去辨識,一些微小的缺失或增生是無法被發現,因為解析度比較不足。」 在醫療科技的進步下,蕭慶華說:「一般來講抽了羊水之後,可以一些給核型分析、一些給羊水晶片。」因為羊水晶片是透過電腦判讀,能看到更細微的異常,比起核型分析解析度高出500-1000倍,能增加至500多種疾病的檢出率。 一表看懂羊水晶片、核型分析差異性! 根據國際《新英格蘭期刊》研究發現,即使是核型分析報告正常,但用羊水晶片可以在超音波異常孕婦中多找到6%異常,蕭慶華強調:「所以現在都建議孕婦利用羊水晶片來取代核型分析,或是兩者一起做更完整。」 只是產婦們有時也有疑惑,多驗這麼多疾病真的有比較好嗎?華聯生技專案研發室林上琪協理解釋:「當疾病檢出率越高,就代表用完這個產品後,小孩子出現問題的機率越低。」特別是羊水晶片針對台灣常見的甲型地中海貧血所設計,這是一般核型分析及歐美品牌的羊水晶片無法檢驗出來的。 不只高齡孕婦要篩檢!胎兒染色體缺失與「孕婦年齡」無關 從羊水晶片都可以找出這些染色體拷貝數變異(CNV),有助檢出15%的發展遲緩、智力障礙、自閉症、先天性畸形等疾病,「這些小孩出生是會對社會、父母、小孩本身很大負擔的疾病,如果能事先檢查出來的話,對父母本身、社會成本都有很大的幫助。」林上琪說道。 且不只是是高齡的孕婦、或有基因異常家族史的準媽媽需要做產前檢查,只要想了解孩子健康狀況都可以考慮進行,例如近年來大家注重高齡孕婦的產前檢測, 反而忽略年輕孕婦, 蕭慶華醫師提到:「根據調查發現胎兒染色體微小缺失導致的疾病發生率與「孕婦年齡」並無相關。 所以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各年齡層的孕婦使用羊水晶片來做產前檢查,因為單做羊膜穿刺其實是不夠的,利用羊水晶片一起做才是完整的產前檢查。 挑選羊水晶片三大原則 只是當產婦們到醫院時,各家醫院所使用的羊水晶片廠牌也都不同,到底該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羊水晶片?華聯生技林上琪協理建議這三大項方向是挑選重點: 疾病檢出率:越高的疾病檢出率表示胎兒有問題時找到的機率越高,華聯生技的羊水晶片檢出率高達97%。過往有些產品設計會以歐美人的疾病為主,產婦可能有迷思認為一定要看到某種特殊疾病,應該著重整體疾病檢出率。另外華聯生技第三代羊水晶片也加入亞洲人常見的疾病,像是常見的甲型地中海貧血,台灣人帶因機率佔了4%。 探針數並非越多越好:當晶片探針數越多時會產生更多的不明訊號,反而徒增父母擔憂,在精準醫學的新時代,國際期刊也證實好的羊水晶片設計應該是要將探針精準定位疾病區域,用精準的方法達到最高且準確的監控效果。 產品更新時間:越早期設計的產品越可能遺漏新發現的CNV疾病或是小片段CNV,當時國際資料庫數據都不太夠,可能很多疾病無法檢測,目前市面上華聯生技第三代羊水晶片是最新設計的產品。 華聯第三代羊水晶片檢出率高達97% 羊水晶片最怕的兩個問題一個是測不到疾病,另一個是測到疾病訊號卻不確定這個訊號是否可信。華聯生技在第三代羊水晶片針對業界所面臨的這兩大瓶頸,做了重大的改善與突破。把探針放在最有用的地方,舉例像是裘馨氏肌肉萎縮症在華聯生技第三代羊水晶片對此疾病的檢出效果高達92%,遠勝市場的50-88%檢出。 林上琪說:「現今可以看到更多疾病、 看得更細、看得更準。許多其他類型的晶片看不到的微小片段疾病CNV都能被抓到,...

Phalanx Biotech Group

Founded in 2002 as a strategic spin-off from the collaborated biotech effort of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he group is dedicated to the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and services related to microarrays.  Headquartered in Hsinchu Science Park, the group has established subsidiaries in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o carry out the distribution and technical services in the corresponding area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domestic development, Phalanx Biotech seeks the promotion of its own brand OneArray® to the world.

Partners

Contact Us